蚕

蚕茧缫丝有难度广州马洁盈老师用创新教具带


白癜风患者工程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rczy/190503/7110347.html

《蚕茧缫丝-“蚕变了新模样”实验改进》

作者简介

马洁盈,广州市*埔区萝峰小学科学教师,年广东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获一等奖、年广东省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和创新奖,在年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被评为“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”。本期推出的是马老师获奖的创新实验案例:蚕茧缫丝——“蚕变了新模样”实验改进。

一、选题介绍

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《科学》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《蚕变了新模样》。原教材的教学环节如下:

科学知识目标:

1、知道蚕变成蚕蛹;

2、知道蚕茧可以抽出蚕丝。

科学探究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知道蚕的变化;

2、蚕茧是人们可利用的材料。

科学态度目标:

1、体验抽丝成功的乐趣;

2、了解中国传统科技成果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
科学、技术、社会与环境目标:

技术发展和应用影响社会的发展。

重点是:观察蚕的变化和蚕丝;

难点是:抽丝的过程和测量蚕丝的长度。

二、实验改进要点

(一)对原教材实验的思考

本实验课主要针对教材中的“活动二:蚕茧缫丝”内容进行改进。原教材内容是先测量茧的长度,然后估计一条蚕吐的丝有多长。接下来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,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,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。按照这样的设计进行教学会出现以下的问题:

1.学生抽丝的力度不好掌握,容易拉断或拉不出丝。2.学生容易数错或数漏蚕丝缠绕圈数,从而无法计算蚕丝长度。3.实验非常耗时且效率低,学生不易保持长久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anadw.com/yldl/5805.html


当前时间:
冀ICP备2021026504号-3